会员登录 | 注册   
  • 首页
  • 关于我们
    • JIA的简介
    • JIA的运作
    • JIA的地区
    • JIA办公室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媒体报道
    • 合作伙伴
  • 我们的行动
    • 工作营
    • 会员代表大会
    • 培训
    • 宣传
    • 考察
    • 经验共享网络
    • 参加活动
  • 支持我们
    • 月捐计划
    • 单次捐赠
    • 企业/社会组织支持
    • 社会人士活动
    • 月报
  • 资讯中心
    • 新闻
    • 故事
    • 视频
    • 刊物
  • 成为会员
    • 会员制
    • 如何成为会员
    • 注册会员
    • 登录

资讯中心

  • 新闻
  • 故事
  • 视频
  • 刊物
文章

眯成缝的笑眼

2020-05-30

 

十一月中旬的隆安岜发康复村,火龙果遍布山坡,微凉,傍晚凉风不停从院子门口灌进来。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岜发,夜幕降临,我一件单薄的针织衫配牛仔裤,猝不及防地与凉风撞个满怀,但白天还是极其舒适的,毕竟我们和老人笑得足够灿烂。

早晨我拿菜做早餐,正好遇到了住在厨房对面的李阿公。李阿公个子不高,背微弓,刚从房间出来就朝着我们炒菜的地方望了几次,我说:“李阿公,早上凉,你穿暖一点喔。准备做早饭了吗?”李阿公笑眯眯望着我连连点头,又伸头看看我手里装菜的盆子,用我勉强可以听懂的当地话问到:“你们煮什么吃?”“我们洗菜煮面吃。”李阿公折回房间,等我洗完菜,他也和我进了厨房,手里提着用红色塑料袋装好的米,塞给我,说:“你们拿去煮!”我几番推辞后还些慌张,担心阿公不明白我的普通话,忙一边指着我们自己买的米说:“我们有米,够吃了。”他将信将疑看看米,又看看我,双眼又笑眯成了缝儿,这才肯收回去。

看着阿公弓着背慢悠悠走回房间,我这才松懈下来,他担心我们没有米做饭,竟然如此操心。临近中午,我看李阿公在他的厨房里煮些什么,便跑过去和他聊天,你一句当地壮话我一句普通话,有一句没一句的搭着,最后听不懂就一起“咯咯咯”笑了。他搅动锅里的水煮白菜,我站在旁边看这水蒸气贴在窗上,不说话就十分亲切。

过了两个月,我们如约而至,又来到了这个小村子。刚刚踏入院门就遇上骑着小电车赶集回来的李阿公,正在卸下买回来的菜品,主要也是些白菜。他爬满皱纹的脸上,两眼又眯成了缝儿,熟悉而亲切。


2020年春季,营员和李阿公


正好室内大扫除项目,我报名到李阿公这一组,看我吃力地清理他门上褪了色的福字,他便找了把小刀递给我,在一旁看着。我走开拿东西回来发现,他正刮着下半边的福字,一丝不苟的样子可爱极了。后来我们到厨房收拾,他也赶过来,一边提供工具,一边移动厨具说着:“做那么多不累嘛,去煮饭吃!”似乎我不走他也不走,我刷水槽他就擦灶台,我扫地他就找来垃圾铲,一直嘟囔着:“够干净了,可以了可以了!”等到清理完了,阿公又笑眯眯问我累不累。我心想当然不会累啦,和你一起打扫那么开心。

这几日天天刮风下雨,我们中午偶尔在厨房旁的棚子里烤火聊天,李阿公就捧着一大包旺旺大礼包过来,不说话,酷酷地放在我们桌上,我们异口同声:“哇,谢谢李阿公!”他又回头冲我们眯着眼笑,仿佛喂饱了一群小馋猫。平常我们不敢接近他门口,因为拴在门口的狗太凶了,我们稍微一靠近就吠个不停,露出尖利的牙齿,除非李阿公及时出来呵止,狗才安静后退一些,好像是想时时刻刻保护着房里的老人。虽然这狗很凶,但平时很是粘阿公,总是眼巴巴望着出门的他,又乐呵呵迎着他回来。


李阿公喂狗,图拍于2012年


不论什么时候我想起李阿公,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就是他眯成缝儿的笑眼,话不多却常常关注着我们的身影,也是这份温暖把我和康复村的老人相连。我记得他认真喂鸡,按时遛狗的模样,安安静静做饭,笑眯眯和大家相处,处处透露着生活的真谛,给人力量。

本文是ME创新计划·家工作营麻风病康复者故事记录与拍摄项目收集的故事。

作者:龙慧

粤ICP备12030311号-1

广州办公室:广州市黄埔区长洲街道深井安来三街44号之二1楼     邮编:510715

南宁驿站:   南宁市西乡塘区龙腾路68号福满花园11栋1401室          邮编:530003

电子邮箱:info@jiaworkcamp.org